而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,新努努书坊,www.xnun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刘表闻言,稍稍皱眉,鲁阳黄巾对于城中百姓秋毫无犯的情况,倒是让自己稍稍有些意外。

黄巾叛乱伊始,黄巾贼寇攻略郡县官府,斩杀贪官污吏,又分粮与穷苦百姓,是以百姓多有从贼。

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,刘表对于黄巾这种行为还是比较赞许的。

毕竟斩杀贪官污吏,能够清明吏治,对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是很有好处的。

此后随着各地黄巾贼寇势大,慢慢的便又变了样子。

黄巾贼寇抢掠的东西越来越多,人性的贪婪也被越放越大。

他们不止攻略郡县,烧杀掳掠,裹挟民众,就连世家大族,各地豪强也都遭了殃,身死族灭者不胜枚举。

而随着贼势越来越大,普通百姓没有了正常的生产生活,反而陷入了朝不保夕的境地。

因为黄巾贼寇过境之后,大多裹挟民众,以壮声势。

此时的百姓要么从贼,还不至于后面被冻饿而死,但是得时刻提防官兵围剿。

要么就提前到山野之中躲避战乱,一如伏牛山中被猛虎袭村的百姓。

要么就卖身为奴,投身世家、豪强以求活命。

是以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在黄巾叛乱的危机之中,要么身死族灭,要么反而会因此变得越发强大。

而世家、豪强为了保境安民,也都纷纷起兵,攻打黄巾贼寇,自保之余,也能多挣得一份功绩。

刘表沉思之余,还未开口,这时中军大帐外的侍卫前来通报。

“禀校尉大人,大营外抓获一名细作,其人自称鲁阳樊氏之人。”

刘表闻言神情一凛,多少还是有些欣喜的。毕竟王师南下,还是有忠义之士前来通禀消息的嘛。

“传他入账叙话。”

侍卫拱手称诺,随即退出大帐,片刻之后,一名中年文士入得大帐。

“鲁阳樊氏樊杰见过南阳校尉大人。”

来人恭敬的向刘表行礼,随后再次恭维的开口道。

“草民日前闻听王师南下,不想今日便已到达鲁阳,将军真乃神速也。”

这樊杰竟然能得南征大军的消息,想来朝中也是有些关系的。

这时刘表突然想到已故的南阳名士樊英和此时的少府樊陵,于是开口问道。

“不知名士樊英与少府樊陵,与樊兄是何关系?”

见刘表口称樊兄,樊杰忙道,不敢当、不敢当。

毕竟刘表不但是汉室宗亲,又是此番南征主将。

而自己虽说也是鲁阳樊氏家主,可谓一方豪强,但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介草民罢了。

不过刘表的行为举止,礼贤下士的态度,还是让樊杰颇为开怀的,于是便开口言道。

“名士樊英是我曾祖父,少府樊陵则是我族叔。我南阳樊氏本在南阳湖阳县,只是我们这一脉在曾祖父时期迁徙到了鲁阳县。”

“族叔樊陵他们那一房在三十年前,又迁回到湖阳县,而我们这一房则在鲁阳继续操持祖业。”

“日前也正是族叔樊陵来信告知,南阳校尉领兵平定南阳黄巾的消息。”

刘表闻言,这才知晓鲁阳樊氏与湖阳樊氏的关系。

湖阳樊氏乃南阳郡望,樊氏始祖仲山甫,他是周文王的后代,与周武王姬发是四代内的堂兄弟关系。

因仲山甫战功显赫,受封于樊,此后改名樊仲。此后经过长期繁衍,樊氏人丁兴旺,形成了荆州南阳和并州上党两个樊氏郡望。

在西汉末年,新莽初期,南阳樊氏樊重便已富可敌国。

樊重善农稼,好货殖,上下戮力,财利岁倍,开广田土三百余顷。广起庐舍,高楼连阁,竹木成林,闭门成市。

后来樊重与宗室联姻,嫁女与宗室刘钦,生刘秀,也就是后来的汉光武帝。

东汉初立,樊氏乃皇亲国戚,一门五侯,显赫当朝。

后来樊英他们这一脉从湖阳迁徙到鲁阳,而名士樊英,年少时在长安三辅之地学习《京氏易》,兼明五经。

樊英又擅长风角、星算、河洛七纬等卜算之术,能够推演各地灾异情况。

并且樊英还会方术,适时西方暴风起,樊英推算益州成都有大火,随后含水西向漱之,并让学生记下时间。

月余有客从益州来,告知众人,那一日成都大火,人们无法扑救,这时突然从东边飘来一大片乌云,随即大雨倾盆,大火就这样被扑灭了。

众人闻之,都很钦佩樊英的术艺。

此后每有灾异,朝廷都来问询他应对之策,他的回答很多都能应验。

后来樊英着《易章句》,世人称樊氏学,以图纬教授。颍川陈氏陈寔少时就曾跟随樊英学习。

樊氏乃南阳郡望,樊杰此番前来定当有助于自己平定黄巾叛乱。

另外再加上樊氏与祖父陈寔的这一层关系,所以刘表也对樊杰亲近了不少。

刘表安排赐座,樊杰连连谦逊。

“樊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仇必血

仇必血

毛猫好基友
天堑大江,横贯武周帝国东西,将帝国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。 大江流水,滚滚向东,日流三千里,淡淡的薄雾终年弥漫!
历史 连载 9万字